文/ ITS智能交通杂志记者 彭婵
高速公路因其具有线型好、设计标准高、交通流量大、行车速度快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周边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持续上升, 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在高速公路主线上行驶的车辆进入收费区后,减速缴费,造成的阻塞现象越来越严重。某一地段发生交通拥堵后,不能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出 行者,让人们选择其他通道。
随着电子、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解决高速公路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交通系统就是解决高速公路供需矛盾和交通畅顺、安全等问题的新途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有关部门就开始了对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展开基础性研发工作,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完善 中。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和系统集成环节。其中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高速公路收费 系统相关产品的生产,并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卡技术。一些龙头企业也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等领域占据 了重要的地位。
根据2011年4月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 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0.8万公里。届时将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 人口城市。在未来,伴随我国高速公路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市场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
本文通过对中国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做一系列网络调查,分析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传统上把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 分为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等三大系统,本文则根据国内智能交通发展状况,主要针对高速公路道路监控与ETC两个方面加以阐述。